热播剧《执行法官》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真实案件,全面展现了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为实现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的不懈努力。
当从《执行法官》的剧情中走进现实,建水法院的执行干警身体力行讲述着他们如何将判决书上的“白纸黑字”变成当事人手中的“真金白银”?值此岁末年初之际,建水法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执行月”行动,通过集中拘留、集中执行行为类案件、夜间集中执行等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千头万绪的案件,状况未知的现场,最真实的故事,在闪烁的警灯里,在冬日的暖阳中。在本次集中执行行动期间,建水法院的执行干警们按照既定的规划与部署,兵分各路奔赴执行现场,他们披星戴月伏案疾书、风尘仆仆寻人找物、雷厉风行查封查扣、苦口婆心敦促履行、铁面无私拘传惩戒......向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亮剑”,演绎着现实版的《执行法官》。
年关将至
劳动者不再忧“酬”
老陶(化名)是某建筑公司的混凝土工人,因劳务合同纠纷,他与3名工友一起向建水法院提起诉讼。经过多番谈判,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工人们与建筑公司达成调解协议。
本以为事情得到了解决,未曾想该公司始终没有履行调解协议约定内容,大家的工资也一直没有到账。“当初以为调解完成就可以拿到钱,但后来他们总拖着不付。”迫于无奈,老陶与工友们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法院积极采取各种查控措施,但却一无所获。“公司类的执行案件,只有找到了人,执行案件才能有突破口。”为充分保障民生权益得到兑现,让劳动者安“薪”过年,执行法官将重点工作锁定在“找人”上。
为找到被执行人下落,执行法官多次与申请人沟通,了解公司情况,并到公司实地走访。最初,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存在抵触情绪,以经营困难为由,不断拖延执行。执行法官明确告诉他,如不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不仅会将其公司列入失信名单,向其本人发出限制消费令,同时不排除对其采取拘传、拘留、罚款等措施。
经执行法官释法明理,该法定代表人的抵触情绪得到缓解,主动向法院申报公司在第三方有应收账款可供执行。在法官的努力沟通下,1.8万元案款项全部执行到位。
“感谢法官!要不是法院帮我们执行,这个年都不知道该怎么过了!”拿到欠薪的老陶和工友们终于可以踏实过年了,一句句感谢的背后,承载了许多心酸与甜蜜,可更多的是踏实与感动。
拘留惩戒
“硬核”执行强震慑
“我只能做到这个地步,其他的我付不了!”
“我想再和申请人谈一谈。”
“法官,能不能再给我一个机会?”
......
在集中执行行动期间,类似的对话在建水法院的各调解室此起彼伏。
申请人高某与被执行人柯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因柯某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货款义务,高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法院多次传唤被执行人柯某履行义务,柯某却以各种理由拒绝,东躲西藏。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执行干警经过数小时蹲点及路线研判,最终在凌晨夜间成功将被执行人找到,并对其采取拘留15日的强制措施。
随后,在强制执行威慑下,本次集中执行行动中所有被传唤到法院的初次进入执行程序的被执行人,均当场履行付款义务或顺利达成还款方案。
多次拖延
法官上门“秒”付款
申请人王某与被执行人岳某租赁合同纠纷一案,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岳某应支付王某租车款8000元。但因岳某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王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岳某寻找各种借口不履行债务,一再推诿搪塞,执行法官多次通知岳某来院进行执行谈话、说明情况,但其一直未到法院。
此次集中执行行动期间,清晨,执行法官驱车来到岳某家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谁呀,这么早?”还在睡梦中的岳某被叫醒,开门一看竟然是执行法官找上门来了。
“岳某,因你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请配合我们接受调查。”在被执行人岳某家中,执行法官耐心释法明理,并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法律后果。但被执行人岳某仍心存幻想,寻找各种借口企图逃避履行义务,执行法官决定对其采取司法拘留十五日的惩戒措施。
被执行人岳某见法院“动真格”了,立刻慌了手脚,主动表示自己已经认识到错误,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全额将租车款付给申请人王某。至此,该案圆满执结。
邻里之困
法官上门解心墙
家住建水县西庄镇的申请人朱大爷(化名)被相邻关系所困扰。原来,邻居薛某在拆除老屋重建时,在两家共用的墙体上新开了窗户,对朱大爷家的隐私安全和正常生活造成困扰。2024年6月,建水法院判决要求薛某对窗户进行封堵,恢复原状。然而半年后对方毫无动静,于是,朱大爷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先后数次实地查看,了解双方矛盾争议焦点,并到村委会调取双方房屋的原始记录材料,进行释法明理。一方面,要求被执行人薛某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否则将采取强制拆除执行措施;另一方面,希望双方能够秉持睦邻友善原则,力求和谐处理。但因双方积怨较深,多次调解未果。
在法律的天平上,真正的平衡往往在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真诚引导。作为一名执行法官,在处理相邻纠纷时,善意的执行与法律的公正往往需要相辅相成。随后,执行法官及时转换工作思路,联系双方子女到场,充分运用“以和为贵”等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积极促成双方在履行细节上达成共识,双方子女亦分别做好自家老人的思想工作。最终,被执行人薛某自行将围墙上的窗户进行封堵,两家人握手言和,这起邻里纠纷得到顺利解决。
凛冽寒冬挡不住“司法为民”的热情,冬日暖阳迎来了“权益实现”的喜悦。据统计,本次集中执行专项行动期间,建水法院共执行结案153件,执行到位标的1254万余元!
如我在诉,情同此心;如我在执,念兹在兹。“我们每年都会不定期多次进行集中执行行动,特别是对涉民生类执行案件的集中执行。从以往集中执行行动效果来看,由于集中执行声势浩大,被执行人迫于强制执行的威慑力,往往会更加积极地履行法律义务,有利于更好地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水法院执行局局长吴瑾说道。
长途漫漫,执行干警们的步履不停,正于岁月的年轮上一笔一画刻下答案。下一步,建水法院将继续常态化开展专项执行行动,用足、用活、用好各项执行措施,以强有力的举措提质增效,全力维护司法公正与权威,不断回应好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