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法官文苑
怀爱民之心,筑法治之魂
作者:李诗南  发布时间:2024-01-17 15:33:48 打印 字号: | |

近日,中宣部授予鲍卫忠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越是了解他,就越是对他发自内心的敬佩。24年风雨兼程,他用双脚丈量佤山的村村寨寨,用心聆听每一位当事人的心声;他把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所谓人之大爱,正是如此。通过组织对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使蒙自法院干警们深受感动和启发,执行局全局干警掀起了一股向鲍卫忠同志学习,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热潮。


在蒙自法院执行局,也有很多默默付出的身影,他们都不辞辛劳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怀爱民之心、严于律己、诚恳待人……


被执行人在哪?我马上到!



周志权周大哥,身为司法警察的他虽然已37岁了,却依然一副挺拔的身材,丝毫不像已是一名有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工作中为了群众利益,他经常不辞辛劳,无论在执行和解、强制执行现场、还是节假日加班,都有他忙碌身影。


有一次,申请执行人深夜打来电话向周大哥提供被执行人的行踪,周大哥二话不说立马赶到现场控制了被执行人,最终促成了案件的顺利执结。这样的情况,对身为强执组人员的周大哥来说只是家常便饭,无论是同事的协助请求,还是当事人的合法诉求他都不辞辛劳,他都用足用好强制执行手段,最大限度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周大哥还作为精干力量,被院党组抽调组成工作专班专门负责涉黑恶案件执行工作。工作中,他带领协警和书记员组成执行团队,用足用好强制执行措施,全力做到“黑财见底”,做到“打财断血”不留死角。正是怀抱着着一颗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工作初心,才让周大哥身虽疲劳,心确如沐春风。




无意争艳,只待春来



“世间最大的满足莫过于为他人带来光明和希望。每当看见深陷困境的人们对法律的渴盼和信任,看见病弱交困的当事人拿到了执行款激动的流出泪花,人世间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此,还有什么能及这样的欣慰?”执行指挥中心一站式服务窗口负责人王争艳,在自己学习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中这样写道。


王姐曾是一名执行局老法官,且曾经担任领导职务。在二十余年的法官生涯中,她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年均办理执行案件300余件,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执行能手”等荣誉。后来,王姐因身患疾病不得不卸下法官重任,开始负责执行指挥中心一站式服务窗口工作。在工作期间,她对前来申请强制执行的当事人们热心接待、耐心解释。面对心急如焚而不识字的老年申请人,她直接帮助其书写申请执行书;面对急于拿到薪酬的农民工,错过了晚餐时间的她依然当场联系企业法人,通过释明法律后果促使其在强制执行立案前主动履行。


桩桩件件,数不胜数,但这些只不过是王姐工作的日常。“争艳”是她的名字,但她无意苦争春,主动作为,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守望法治的春天。


与群众共情  急群众所急



钟顺龙钟大哥,基层工作经历丰富的他在办理执行案件中善于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他放低姿态俯身去倾听群众呼声,能及时了解到群众最迫切的诉求是什么,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盼。他往往能够用浅显易懂的言语,将涉访案件背后复杂的法律关系向当事人讲明将透。他做的最多的是与群众的“共情”,认为只有和群众达到情绪上的相互理解,才能最大程度争取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在所办理的一起执行案件中,当事人刘某因其申请执行的两件案件未能执行到位而对法院工作意见很大。钟大哥依旧耐心接待,对刘某晓之以理,释之以法。当对其释明被执行人下落不明且因为申请人不愿意缴纳评估费用导致财产无法处置时,刘某情绪激动,开始在调解室大吵大闹。钟顺龙先是以严厉的口吻制止了刘某不当言行,待其情绪稳定之后,再将所涉案件的办理情况和相关法律对刘某进行了深入释明。接待刘某时,其带来了孩子,为避免孩子收到惊吓,钟大哥又将其孩子暂时带到一边房间安排人照顾,并拿出糖果对孩子进行安抚。最终,申请人刘某对法院的工作表示理解,并表示愿意缴纳评估费用推进财产处置工作。


正是钟大哥的刚中带柔,不卑不亢,既捍卫了司法权威,又达到了让案件当事人理解法院工作的目的。在平时的工作中,钟大哥在“如何既办好案件,又能争取到当事人的理解”上一直在开辟新思路、开拓新方法。他敢想敢干,雷厉风行,在全局的执行质效考核上一直名列前茅。




我们要向鲍卫忠同志学习的有很多。逝者安息,生者奋发。鲍卫忠同志走了,但他的赤胆忠心、浩然正气和为民情怀将久久传扬,像前进的光、闪亮的星,照亮和指引新时代法院干警砥砺前行。我们坚信,只要牢记司法为民宗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干难事、干实事,我们的法院执行事业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和支持。

责任编辑:马叙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