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花坛,一栋建筑
筑起两家人的心墙
他说
“这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对两家关系是更深的伤害”
他们说
“从父辈到我们的纠纷,处理不好也许还波及下一代”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起邻里纠纷案件
了解这次强拆的前因后果
案情回顾
原告周某与被告宗某系邻居,原告在原、被告住房旁批得一块宅基地,被告在宅基地西边连接集体道路地段建了一个厕所,并停放车辆、堆放物品,完全阻断了原告唯一的通行路口。经村委会调解后,原告撤诉等待被告按照调解书履约,其间,被告因气不过反悔,将厕所拆除,建起一个更大的厕所并垒起砖墙,挖出一条花坛栽种花草。原告大怒,二次诉至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
被告辩称:原告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尚未生效,并非合法宅基地权利人,无权要求被告清除花草砖墙,如果原告认为厕所是违规建筑应向相关部门反映,厕所所在地原是被告的宅基地,因民风民俗未将厕所建家中,遇上村集体道路延伸才误使原告认为该厕所占用集体道路。同时,在修建门前集体道路时,原告以道路未经过自己家门前为由拒绝出资,后又自己占用通往宅基地的另一路面,将围墙外扩,导致目前那条道路不能使用,所以,原告有条件另辟通道,并非一定要从被告家厕所处通行。
法院判决
考虑到两家积怨已久,矛盾横跨两辈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厕所,和一个花坛这么简单,而是两家人暗地里的较劲。承办该案件的执行法官说:“这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对两家关系又是更深的伤害。”他亲自前往实地,对厕所建筑体积的数据、宅基地周围的道路走向及宽度进行了测量,绘制成一幅示意图。随后,根据双方当事人对道路使用的需求,结合测算所得的数据,努力在双方的诉求下寻找回旋的余地,一次又一次对方案进行可行性的推演。
▲破拆前的建筑图像与手绘的示意图
经过审慎思考,执行法官给出两条建议:1、拆除花坛,考虑宗某父母年岁已高,不便出行,缩小厕所的面积并将厕所位置挪至被告家门口,保证留出的路口距离足够周某家出行使用;2、拆除厕所,保留部分花坛,留出足够通行的距离,同时,周某在宅基地建盖时将大门朝向原厕所方向。
随后,执行法官立即联系双方到法院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双方剑拔弩张至不能共处一室,原告情绪激动,拒不同意这两个方案,只要求强制执行,而被告则愤而离开。经过执行法官的劝解,情绪平静后,双方同意按照判决书履行。
依据判决书内容,宗某在6月27日前应将厕所、花坛拆除,但当天下午,执行法官前往查看,发现宗某只拆除了部分墙体,而未按照判决书内容完全履行。
无奈,执行法官只得送达限期履行书,粘贴执行公告。6月28日下午,执行干警依法前往开展强制拆除行动。
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官等多方见证下,经过约三个小时的拆除工作,厕所墙体及地基、花坛被完全清理,横亘在周某家宅基地与宗某家门前的建筑在挖机工作的轰鸣声中倒塌。
建筑被拆除,案结,事了,背后是关于“人和”的更深思考,更是对执行法官办案的技巧考验。本案中,通过执行法官的不懈努力,使两家人从“为了权利而斗争”,到坐下来“为了权利而沟通”,用智慧和带有温度的司法走进当事人的内心,破冰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均对法院的判决及工作表示理解、支持,本案最终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拆除后的地面
敦亲睦邻本是古训,放到今天来看仍然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但为何不少邻里关系总会从“远亲不如近邻”的佳话,到“七八邻里如陌巷”的冷漠?为了一个厕所,一个花坛,从父辈到子辈再到孙辈,一代人的仇恨传递给下一代,两家人的心结越结越深,矛盾也越加深化,最终也许会演变成激烈的冲突,造成巨大损失……
日常生活中,我们免不了与邻居打交道,多一分沟通与理解,多一分宽广的胸怀,矛盾也许就会在彼此的理解中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