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件传真
邻里纠纷起干戈,现场调解化玉帛
作者:朱玉  发布时间:2023-03-24 17:50:55 打印 字号: | |

“他家凭什么在我家的滴水上砌挡墙,他们再不拆除,我自己提大锤来砸,把人砸死了我也不管……”


“你来砸了试试!我让你竖着进来横着出去!”


正在激励争吵的双方是两户邻居小丽和小鲁,除此之外,二人还是堂兄妹关系。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二兄妹如此剑拔弩张?



案件起因:邻里纠纷 积怨已久


多年来,两家人因滴水及宅基地使用权的问题曾数次发生争吵,并且曾一度甚至发展为肢体冲突,双方的矛盾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022年8月,双方经当地村委会组织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小丽拆除其位于两家门口9.3平方米的红砖房,小鲁配合小丽办理房屋产权证的签字。然而,约定的时间届满后,双方均未按约定履行。随后,小鲁将小丽起诉到法院。


承办法官在经过第一次实地查看现场、开庭审理后,考虑到本案中的原、被告双方均系亲属关系,且综合调解处理更利于双方矛盾的化解,故在庭审结束后再次来到现场,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调解,一言不和便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调解策略:分别谈话 逐一击破


看到双方越吵越凶,承办法官及书记员立即插到两人中间,将二人拉开分别安抚双方情绪,平息双方怒火。此后,承办法官分别将两个当事人各自带回其家中,在与一方分析完调解与判决的利弊并征得一方同意后,又跑到另一方家中征求意见。


在这样不停地来回穿梭和协调下,终于将双方的问题逐一击破,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明确双方的分界线后,在一周内小丽拆除位于两家门口的9.3平方米红砖房,小鲁拆除其搭建在小丽正房后滴水内的挡墙,且在双方办理房屋产权证时相互配合予以签字。


善后工作:绘制图纸 案结事了


协议签订后,为避免双方因界线问题再次发生争吵,承办法官又组织双方对滴水的长宽及拆除建筑物的具体高度等进行现场测量,并再次为双方绘制示意图,清晰明了地标注双方分界线,使原、被告双方能够一目了然地看懂各自的使用范围。


调解工作从早上9点持续至中午13点,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将双方多年来吵而未决的多个问题圆满解决。



相邻纠纷看似虽小,但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双方的纠纷解决不了,甚至有可能引发刑事犯罪案件,危及当事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弥勒法院新哨法庭多年来秉持“法、理、情”相融合的调解基调,形成“基层组织+公益律师+法官”的多重组织调解方式,抓住每一个可调可控的机会,从各个方向靶向治疗当事人心结,有效化解当事人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责任编辑:马叙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