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这是十年来,元阳法院每一位干警内心的真实的独白,定格在十年的司法轨道上,也记录在心路历程上,但始终有一根线,紧实地牵引着,一端系在我们每一位干警心中的“天平”,另一端系在出入法院当事人手里的“急难愁盼”。
或开庭,或调解,或执行,我们总是负重前行,“柳暗花明”成了办案路途上催人上进的灯塔。
或翻阅卷宗,或查明事实,或伏案执笔,我们总是如履薄冰,“办案就是在办别人的人生”成了执业生涯时刻警醒的路牌。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围绕“非凡十年看法院”这一主题,以当事人是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共享者、推动者的视野,全方位多角度讲述元阳法院走过的十年。
当事人是亲历者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法院贡献率不断增强
巡回办案的路上,小新街法庭法官杨贵灯手机查收到一条短信:“谢谢,杨法官,打工钱一分不少的收到了。”时隔多日,李某某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限,准时把拖欠建档立卡户的劳务费全部履行完毕。
顿时,杨贵灯法官牵挂的多日的案件画上了圆满句号,这则消息也引来同行村干部和同事们的赞许。
脱贫攻坚以来,元阳法院把服务保障的前沿阵地移到基层一线,选派了一批老中青搭配的干警支持挂联村,协调了一批生产生活物资帮扶群众,受到当地群众一致肯定。关键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适时推送一系列司法服务保障措施,“建档立卡户一律免交诉费”......源源不断地在元阳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审结贪污、挪用扶贫资金案件6件6人,妥善化解“三农”案件294件,审查准予执行行政非诉控辍保学案件18件,助力如期脱贫。
打好“三大攻坚战”,探索了切合实际、精准有力的“组合拳”。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审结执结一批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民事案件,“司法保障+行业监管”防范机制持续发力。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出台《关于加强和创新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大抓哈尼梯田保护利用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阳光天平·追青逐绿”环境资源审判品牌不断擦亮,集中管辖红河、绿春、金平、河口、元阳五县相关环境资源案件稳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成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把利剑,天蓝、水清、山绿、地净的司法保护新画卷正在红河大地上全面铺开。
中心在哪里,司法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大局在哪里、司法保障就跟进到哪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元阳法院上下快速响应,抽调35名党员干警组建志愿服务队,积极融入全县疫情防控大局,依托云南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网和“云解纷”等信息化平台,当事人切身感受到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立案、开庭、调解等司法程序从未“打烊”,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赢得当事人纷纷点赞。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元阳法院将保障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与立审执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总结提炼了“三个三”经验做法,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多措并举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一面面来自企业的赠送的锦旗,陈列在民事审判庭、执行局等地,深刻地表达了法院助企纾困解民忧之情。
为积极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元阳法院自觉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推进高速公路、美丽县城、人居环境等重点民生工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
“哪里有纠纷,哪里有风险,哪里就应该有我们的作为。”足以印证了当事人迫切需要解决矛盾纠纷的共识,也是人民法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落脚点。
当事人是见证者
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司法辨识度不断提升
2012年,元阳法院办结各类案件723件;2021年,办结各类案件3112件,翻了四倍之多,充分说明辖区群众依法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愈发强烈,审判机关依法履行职能筑牢最后一道防线的责任更加迫切。这十年,刑事审判、民商事审判、行政审判、执行工作先后以专项活动为牵引,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各项质效指标量质齐增,极大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司法关切。
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走遍元阳的每个角落,群众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2012年以来,始终把群众安全感作为刑事审判工作的核心指标,重拳打击整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群众安全感得分持续攀升。咬定扫黑除恶三年为期目标不放松,深入推进“六清”行动,审结涉黑涉恶案件8件47人,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29人,重刑率61.70%。成立少年法庭,未成年人协同保护机制不断完善,教育、感化、挽救了失足未成年人。守好群众“钱袋子”,亮剑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犯罪行为,审结电信诈骗犯罪案件16件16人,全力铲除诈骗滋生土壤。
变“案结事了”为“了事案结”,其背后深意表明了民商事审判工作理念的更新。面对民商事案件总数占全院各类案件总数的60%以上的客观现实,3个人民法庭和民事审判庭纷纷使出了各自的“新招”“实招”“硬招”,审判质效不断优化,调解经验不断丰富。黄草岭法庭善于运用“双语”调解,调撤率保持在90%以上,进入执行程序案件较少。速裁团队委派调解一批,诉前调解一批,立案调解一批,65%以上的民商事案件在速裁团队办结。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行政审判职能发挥愈显重要。2018年6月以来,元阳法院先后审结红河流域马堵山电站库区非法养殖行政案件39件;裁定准予执行红河流域马堵山电站库区非法养殖非诉执行案64件,既体现司法依法支持行政执法的力度,也有利于督促行政相对人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强化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持续完善“审前沟通、审中协调、审后疏导”办案模式,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得不到执行的法院判决书,被形象地称为“法律白条”。长期以来,执行难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也成为影响司法公信力的痼疾。2016年3月,全院紧紧围绕“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要求,相继开展“百日执行”、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公开执行”等专项活动,多方联动、惩戒联合、网络查控、司法拍卖等机制不断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格局巩固拓展,被执行人难寻、执行财产难找、难变现等难题逐一攻克,“3+1”核心指标稳居全州前列,为“切实解决执行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人民群众的见证下,元阳法院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优异的审判业绩为十年法院事业发展标上了深刻的注脚。
当事人是参与者
全力破解“急难愁盼”,群众获得感不断强化
远在外省务工的杨某某,接到元阳法院立案庭电话:“考虑到你在外面打工,你可以根据我们的提示,进入法院解纷平台,不用到法院,就能实现开庭。”一场“云上庭审”以简单易用的方式打开,当事人足不出户便能体验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有的当事人曾把亲身经历的司法体验称之为“指尖法院”,逢人就说:“现在到法院打官司,坐在家里都可以开庭。”
当事人眼里的“指尖法院”,只是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中一项内容,也是元阳县法院推进司法为民工作成果演变的一个缩影。
十年变化,看立案。作为当事人到法院的第一道窗口,便就是人民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承载着来自四面八方当事人的司法期盼。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双向发力,全面提档升级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形成“1(诉讼服务中心)+3(诉讼服务站)+N(诉讼服务点)”诉讼服务模式,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受到当事人的频频称赞。立案登记制改革为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活水,“立案难”成为历史,“打官司不求人”司法效应吹糠见米,当场立案率99%以上。
作为全州法院系统较早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法院之一,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综合研判案件类型,找准纠纷化解路径,制定出台《关于成立元阳县诉讼与非诉衔接的多元化矛盾纠纷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元阳县关于建立诉讼与非诉衔接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实施办法》,改变了过去法院自唱“独奏曲”,转变为在党委领导下的“合唱曲”,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多元解纷“元阳实践”应运而生,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条例》制定提供了实践样本。
基层社会治理往深推进一步,多元解纷实践内涵向实丰富。把诉源治理作为多元解纷的重要抓手,率先推动民商事案件万人成讼率纳入全县平安建设考评体系,启动“无讼村(社区)示范点”创建,全州首个“共享法庭”落地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对接乡村、社区、网格解纷力量,8个调解组织、19名调解人员入驻平台参与调解案件,成功率90%以上,为群众提供纠纷多元解决渠道。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普法宣传作为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模拟法庭”进校园成为响当当的司法名片,“双语普法”融合较多民族元素,成了法治宣传“利器”,进机关、进村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厂矿巡回庭审典型案件,成了当地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的法治公开课,集指导调处、法治讲座、法律咨询为一体的普法套餐定期推送至赶集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成了普法教育“打卡点”。
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便是司法为民出发点。让群众参与司法活动,便是司法为民出发点的集中体现。诉讼服务提质扩容,多元解纷激发动能,普法宣传释放活力,一连串的“司法大招”走进群众身边,走近群众心里,彰显司法为民的初心。
当事人是共享者
首善创新先行先试,改革源动力不断激发
一场庭审直播观看量超过25万人次,被写入人民法院四大司法公开平台数据库,见证了智慧法院建设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民法院改革,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目前,人民法院已建成信息化3.0版,智慧法院频频放招,法官辅助办案系统初步建成,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及深度运用,基本实现执法办案全程留痕、全程监督、全程公开和法官办案智能化、法院管理可视化、司法监督系统化。
今年上半年,元阳法院案件审理平均用时30.21天,85%以上案件由院庭长办结,结案率、结收比、服判息诉率等审判指标向优提升。数据的背后,正好诠释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初衷,即司法资源再塑造、司法机制再完善,司法体制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案件当事人也是这一场司法体制改革的共享者。
聚焦“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20名员额法官以“1+1+1”模式,组建刑事、民事、速裁、执行裁判四大审判团队,形成相对扁平化的审判管理单元。完成内设机构改革,内设机构缩减46.67%。加强案件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出台《案件质量终身负责管理规定(试行)》等系列制度,强化审判委员会总结指导职能,建立专业法官会议、主审法官会议等审判咨询服务机制,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制约有效的审判权运行机制基本建立。诉讼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落实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法庭调查“三项规程”,庭审实现实质化。深化 “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基本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推进家事审判改革,引入家事调查、家事调解、圆桌审判,落实人身保护令、离婚证明书制度,家事案件调撤率保持在70%以上。落实执行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建立执行工作“双重领导”“三统一”工作体系。
“顶层设计引路,基层创新探路”,是元阳法院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推出“元阳样本”的基本路径。坚持和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法庭扎根基层的地缘优势,深化“一庭一品”创建成果,持续擦亮“马背法庭”“双语法庭”“梯田法庭”司法名片。小新街法庭总结提炼了“三引三联三创”工作法,蹚出了一条新时代“马背法庭”新路径。新街镇法庭地处哈尼梯田核心区的地理特性,以“法官+林长、法官+河长、法官+沟长、法官+村长”“四+”治理模式,融入大抓哈尼梯田保护利用。
人民法院日新月异的变化,离不开司法体制改革这一“牛鼻子”,也离不开在改革创新一线的干警,正是有了他们“永不止境”的钻劲、“力求精品”的闯劲、“干在实处”的韧劲,才创作出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推得开的“司法产品”,赢得辖区群众竖起拇指。
当事人是推动者
发扬自我革命精神,队伍新气象不断彰显
加强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永恒的主题。
每年元阳县“两会”如期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针对元阳县法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最多的是队伍建设的内容。如何推进人民法院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新面貌新气象新作为取信于民,案件当事人则是关键的推动者。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元阳法院相继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抓实“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持之以恒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干警头脑、指导司法实践、推动法院工作,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抓牢“强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选优配强党务工作者,用活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落实党小组建在庭上,“审判团队+党建”模式不断释放潜力。
“新招录干警一律到法庭工作”成了元阳县法院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的措施之一。实行“传、帮、带”导师制,充分发挥资深法官在审判经验、审判技巧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引领、示范和传承作用,提升整体干警业务水平,从源头上解决“青黄不接”问题。紧扣“开口能说、坐下能判、提笔能写”这一目标,开展多岗位、跨部门学习锻炼,采取微课堂、研讨会、交流会、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扎实练兵,以实战提能力;鼓励干警开展学术论文创作、应用法学研究、重点课题调研,以调研促能力,18篇论文、调研报告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元阳法院压茬推进“三个环节”“四项任务”,顽瘴痼疾整治完成率100%,建章立制17项,切实让全县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作风集中整治和教育整顿带来的新变化、新风尚。法院历届党组班子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层层签订责任书,“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查究”监督体系日趋完善。
文化建设作为元阳法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正在法院这片沃土上蔚然成风。文化阵地不断充实,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地域标识、法律元素的文化设施,升级提档“五室三长廊”的文化布局。典型引路形成效应,相继涌现了全国人民法庭先进个人李佳侯、全省法院办案标兵龙发有等一批先进典型,学先进、促先进、争先进的氛围日益浓厚。文化创作成果丰硕,院刊《梯田法苑》办精办优,经验荟萃《梯田深处马铃响》编辑出版,成为了解法院的一道窗口。中央电视台连续推出《彩礼风波》《心中的天平》专题片,扎根边疆、恪尽职守的法院形象家喻户晓。自创《天平之光映梯田》《战疫,法院在行动》《阳光天平 追青逐绿》等一批短视频,讲好了法院好故事,传播出法院最强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最好的时代,迎接了最好的我们。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风雨无阻是心态。沿着“整体提升、全面一流”的工作思路,重整行装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