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涉法要闻
【红河法院这十年】十年奋进展新貌,点滴为民谱新篇——泸西法院人民法庭“这十年”
作者:张龄心 王圆圆  发布时间:2022-08-26 15:35:25 打印 字号: | |

这是非凡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泸西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人民为中心,抓实抓牢人民法庭工作,让司法服务真正地扎根基层,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十年间,人民法庭上的细思明辨、手掌上的司法服务、巡回路上的千里奔行、田间地头的释法说理……泸西法院三个人民法庭始终站在服务群众、解决纠纷第一线,站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最前沿,坚守在司法为民、公平正义的最前端,以实际行动为司法为民留下生动注脚。





十年来,泸西法院三个人民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10546件(含旧存),占全院民商事案件结案总数的33.52%,审结10160件,结案率96.34%,其中调解结案4074件,撤诉2826件,调撤率达67.91%。从2012年的人均办案80余件到2022年的人均办案290余件。


一、顺势而为,优化法庭组织更加便民利民


在司法改革背景下,针对各乡镇地域特点,优化人民法庭布局方案,结合泸西县三塘、向阳、永宁三个乡镇距县城较远、均为山区等区位特点,积极向上级法院及县委报告请示,将2012年新增的旧城人民法庭调整至三塘乡,更名三塘人民法庭,管辖范围调至三塘、向阳、永宁三个乡镇。现三塘法庭于2021年9月14日正式挂牌成立,并实体化运行,为地方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积极适应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整合内部资源。在三个人民法庭稳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工作,对于事实清楚、双方争议不大的案件,法官充分使用民事速裁方式,确保简案快审、难案精审。大力推行调解结案原则,在诉前、庭前、庭审、判后等,全程推进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纠纷。同时,以三个法庭为中心,在旧城镇、向阳乡、午街铺镇、永宁乡设立巡回审判点,在白水镇综治中心设立巡回法庭,定期到驻点开展诉讼引导、就地立案、诉调对接、巡回审理、法律咨询等工作,实现对全县8个乡镇司法服务网络全覆盖。






二、以变应变,着力打造“功能多元化、服务综合化”的新型人民法庭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基础,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泸西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注重强基导向,不断提升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和基层司法能力。





一是强化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泸西法院依托现有条件全力改善人民法庭办公条件,结合中枢、金马和三塘三个法庭的实际条件制定“一庭一策”,完成安检前置工作,三个法庭安检区于2022年1月上旬全部完成升级改造投入使用。中枢法庭于2022年1月25日搬迁至老法院内办公,结束了长期借用、不断更换办公地点的“苦日子”。目前,三个法庭均配有调解室、群众来访接待室、会议室、办公室、法庭,办公办案功能相对齐全,均接通了法院专网、互联网,配置了彩色打印机、便携式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为人民法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为金马、三塘两个法庭开办食堂,解决了干警的后顾之忧,用家一般的温暖留住人、拴住心,极大调动了法庭干警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实现法庭“智变”回应群众多元司法需求。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人民法庭工作开启数字时代司法新模式,充分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等网络平台,当事人可轻松完成网上立案、调解、开庭、接收法律文书、缴费等各项诉讼活动,避免了当事人的舟车劳顿,切实减轻了当事人诉讼成本。目前,三个人民法庭均建设完成数字法庭,电子签章、电子送达、庭审同步录音录像等便民举措得到有效落实,显著强化了人民法庭办公办案场所的信息化服务水平,法庭服务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三、初心不改,守好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


人民法庭站在定分止争、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人民法官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用法用理用情守护公平正义。“在诉讼增量上作减法,在司法服务上做加法”,泸西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指示精神,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法庭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司法服务。坚持把“支部建在法庭上”,三塘法庭在党支部的引领下,立足审判岗位职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结合辖区多为山区的地理区位条件,采取“巡回审判+法治宣传”模式,将法庭搬到家门口,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将法治思想注入人民群众内心。同时,协调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等行业部门调解组织及基层调解组织,结合司法确认程序,将诉前委派调解作为推动人民法庭工作的重要载体。






二是突出法庭专业化,进一步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中枢法庭结合受理案件类型多为家事纠纷的特点,以建设“家事审判”特色法庭为抓手,充分发挥法庭与所辖乡镇、司法所、村委联动作用,不断注入调解力量,聘请1名特邀调解员常驻法庭,聘任48名家事调查员,选聘2名心理咨询师指导家事案件调解工作,成立“荞香缘”家事调解室。工作开展中,以泸西“苦荞文化”为调解理念,用苦荞“先苦后甘”的特征隐喻生活有苦有甜、先苦后甜,引导双方当事人珍惜缘分,大力弘扬和谐家庭氛围。10年来,中枢法庭共审结2201件婚姻家庭类纠纷案件,做到无一错案、无一矛盾激化案件。




四、挺身而出,唱响前沿阵地最强音


基层治则天下安,泸西法院三个人民法庭积极发挥“前沿阵地”作用,不断服务基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力推进诉源治理工作,融入地方党委政府推进的社会治理改革中。





一是全力做好审判主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妥善审理辖区各类矛盾纠纷,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金马法庭结合辖区相邻权纠纷、土地纠纷矛盾较多的现状,成立“和+亲”调解室,讲好“远亲不如近邻,千金难买邻里情”的法律故事,弘扬和谐文化,大力倡导建立良好、文明、和睦、和谐的邻里关系。同时,与乡镇党委政府、村委会、司法所协同联动,就地聘任调解员,大力推行委派(委托)调解、协助调解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鼓励群众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家事纠纷,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把矛盾化解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自觉将人民法庭工作置于县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中谋划,用足司法职能服务保障社会稳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全面决战时期,人民法庭干警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脱贫攻坚积极贡献法院力量。同时,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依法妥善化解各类涉农纠纷,积极开展平安法治进农家普法宣传,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助力了法治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十年,是时间刻度,也是奋斗标尺。泸西法院将始终坚持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原则,紧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把人民法庭建设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重要平台,切实发挥人民法庭“理一方民情、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司法职责,让司法的脚步始终向着人民的期待,一往无前……

 

 
责任编辑:龙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