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口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她很着急,说了很多话,可是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句也没听懂。工作人员只好带她到立案庭一位法官的办公室,法官的耐心接待了她,才弄清楚事情的原委。
老太太姓刘,90多岁了。她和她的一个女儿住在坝洒,她说的是湖南方言,所以在场工作人员一时都听不懂她说些什么。看到法官听得懂她的话,她很激动,说她住在坝洒家场五队,她的儿子、女儿对她不好,她想要回湖南老家去。
她耳朵不好使,刚开始她以为法官说要送她回湖南,激动得要给法官下跪。法官搀扶起她,问她家人的联系电话她不知道,只好详细的问了她家人的情况,她说了自己女儿的名字,还说有一个儿子在坝洒路边修车。看老太太精神很好,衣着整洁,了解情况后,法官劝刘老太太先回去,告诉她法官会到她家去了解情况,又问她怎么来的,要不要送她回去。她说她自己乘车过来,她自己会回去。
一星期后,河口法院的法官按老太太反映的情况找到坝洒五队,结果没找到,打听才得知这家人已经搬到坝洒街上了。来到坝洒街上多方打听后,才找到刘老太太的女儿一家。当时只有刘老太太70多岁的女婿在家。在等老太太回家的时间里,法官们向刘老太太的女婿了解到,刘老太太在湖南只有一个小女儿也六十多岁了,而且是先天性高度近视,没有能力照顾刘老太太,正因为此,作为晚辈,儿子、女儿们才一起商量把她接到了河口。女婿和女儿对老太太都很好,住了一年多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会闹情绪。法官们问了他家的经济情况,他说他和妻子都从农场退休,每月有退休工资,家庭经济情况还过得去,能赡养老人,他和妻子都很高兴。
正说着,老太太回来了,一看到法官,老太太激动的拉着法官的手自豪的跟她女婿说:你看,你看,我就说法官会来的,法官会来的!原来,老人家回去后,家里人责备她,说家里人照管她好好的,法院哪会理她的事。所以见到法官们熟悉的面孔,刘老太太高兴得像个孩子,忙着给法官拿糖果吃,又要忙着给法官倒水。
看着刘老太太顽童般的天真样,在场的人都笑了。法官们问她,女儿、女婿对她好不好,她说好。又问她干嘛老想着回湖南老家,一开始她不说。最后,她才说出真实想法,原来她是想回老家住养老院。她认为只让女儿一家照顾她,对女儿不公平,住养老院是想让她的孩子们都承担赡养义务。过了一会儿,刘老太太的女儿也回家了,法官也向她了解了情况。
真相大白。法官们最后做通了老人家的思想工作,把女儿女婿很乐意赡养她的情况也告诉了她,让她安安心心的跟女儿、女婿一起生活。
这是一个没有案由的案子,也不会有纸质卷宗记录在案,案子只是向大家诉说:法官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