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某某与杨某某系夫妻,共生育六个子女,分别是长子袁甲、长女袁乙、次子袁丙、三子袁丁、次女袁戊、三女袁已。除次子袁丙外,其余五子女均为聋哑人,另外除三子袁丁未结婚外,其余五子女均已成家并生育了儿女。后袁某某、杨某某两夫妻先后去世。留下房屋三间,三子袁丁在母亲去世后跟次子袁丙一家居住生活。后三子袁丁在次子袁丙的帮助下将母亲留下的闲置房屋以44600元的价款卖给同村人陈某。 今年6月,长子袁甲、长女袁乙、三女袁已将次子袁丙、三子袁丁、次女袁戊诉至法院,请求平均继承44600元的卖房款。次子袁丙、三子袁丁、次女袁戊辩称:“该处房屋是母亲在世时就说过,因为三子袁丁没有成家,独人一个,没有人照顾,待母亲老死后,三间房屋留给三子袁丁养老,其余子女均没有份额。”但长子袁甲、长女袁乙、三女袁已不认可母亲将房产全部赠与给三子袁丁的说法。
泸西法院在受理该案后,专门从建水特殊教育学校聘请了手语老师,在审理过程中实行全程翻译,充分保障5名聋哑人的知情权、辩解权。同时,主动为三名被告联系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指派了公益法律援助律师作为其诉讼代理人。在庭审过程中,法官与手语老师密切配合,手语老师通过手语与各方当事人相互传递信息,不时拿起卖房协议、收款收据及现金钞票等证据进行肢体比划说明,注意观察各方当事人的动态,对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及时给予回应,于细微处体现平等与尊重。开完庭后,承办法官深入到村委会、村小组、村老年协会了解案件、并走访调查当事人的亲戚,听取他们对案件的看法等情况。在查清了案件的全部事实后,考虑5名当事人均是聋哑人的特殊情况,泸西法院并没有简单的直接下判决,而是耐心细致地做各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最终,在次子袁丙及其子女书面承诺负责三子袁丁的“生养死葬”后,三原告自愿撤回了起诉,六兄弟姐妹和好如初!
泸西法院法官将法庭上的有声语言传达给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5名聋哑人,通过手语翻译传递了法官对聋哑当事人家庭、生活、身体的关心和关怀,让聋哑人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听得到”法律正义的声音。法院以人为本、文明严谨的作风赢得了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的信任和支持,结案后,5名聋哑人非常感动,通过手语翻译表达了对法院、法官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