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紧密锣鼓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元阳县人民法院党总支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编写的《信仰》一书,《信仰》分《先驱的心声》和《我们的故事》二册,讲述的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为更深切的感受革命先烈为追求真理勇于献身、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2014年4月8日,元阳县人民法院党总支带领部分党员代表来到了中共云南省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蒙自市芷村镇查尼皮村参观学习。而作为其中的一员,我第二次踏入这块革命的圣洁之地,每次给我留下的都是深深的震撼和思索。
环视位于群山怀抱之中的查尼皮,绿屏叠嶂之间,周围是竹树环合,松柏长青,芳草碧绿,新修的展播厅和展示厅也是红墙碧瓦,看起来相当平静和安详,只有那间坐落于山凹深处土墙茅草顶的土房才会让人联想起峥嵘岁月里激情澎湃,风起云涌的动人故事。谁能想到,就是这间地处偏僻彝家小山寨不起眼的小茅屋,八十六年前,十七名共产党员就在这里筹谋着惊天动地的事业,云南革命的火种在此点燃,“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村民李开文家的茅屋内召开,查尼皮从此被喻为“云南革命的传奇之地”而永远载入了史册。
茅屋主人李开文的孙子,一位衣着朴素的耄耋老者,熟练地将我们引入多功能播放厅,为我们播放有关查尼皮党史教育题材的影视资料,也把我们的思绪带入那个风火的岁月,1928年10月13日至14日,在吴澄同志的主持下,李鑫、杜涛、吴少默、浦光宗、刘林元、黄洛峰、戴德明等来自全省各阶层的十七名党代表,聚集在李开文家的茅草房里,召开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十七名地下党人高唱《国际歌》,雄厚的音符,从茅屋里飘扬出来,拍击着查尼皮雾朦朦的山巅,云南革命的曙光在这里绽放……。看完影视资料,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召开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茅屋。一跨进这间只有两扇小窗子的低矮土房,昏暗的光线、满是裂纹的土墙,当年参会人员的黑白照片,瞬间就将我们的情绪带回了八十六年前的情景,简陋的桌子、条凳、火塘,二盏仿佛还在发光的小马灯,真实地记录下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一切,让人不得不感叹革命的艰苦以及共产党人无畏的胆略和气魄。同时,庄严与激昂的革命热情也澎湃着我们参观者的心,老人自豪地向我们介绍“我爷爷当时就是在这里烧开水,负责参会人员的伙食……”。来到展览馆,这里陈列着我省革命先烈王德三、吴澄、李鑫、杜涛、佴三等同志的遗照和事迹,陈列着二十年代蒙自地下党的活动情况,陈列着党代会期间使用过的马灯、木桌、条凳,陈列着革命先烈的革命诗词……,为我们展现着昔日查尼皮的风风雨雨,那一群充满时代激情的年轻人,为理想而活,为理想而战,很多烈士都在人生最美好的年龄24岁至30岁之间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革命英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崇高理想奋斗与牺牲的人格魅力再次撞击着我的心灵。缘于我是女人的缘故,我在云南省第一个女共产党员吴澄的遗照和事迹面前长时间驻足,这位年轻秀丽,目光柔情似水的女性,为追求革命的理想,连同自己的丈夫和未出世的孩子,被反动派的屠刀永远把她的生命定格在30岁上,从她身上折射出坚毅的理想和信念,令人肃然起敬。泪水也模糊了我的双眼,我诅咒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连在娘胎的孩子都不放过……
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得以在查尼皮顺利召开,是我们党走群众路线最真实和最成功的写照,听老人介绍,王德三、李鑫、杜涛、等大批革命先驱者的足迹来来回回踏遍了查尼皮这块热土。女杰吴澄在1928年初受命到蒙自领导工作,这位在昆明长大的城市女性,毅然化装成农家妇女来到查尼皮村。年轻漂亮的她常常女扮男装,学习民族语言,很快就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查尼皮的阳光,曾把皮肤白皙的戴德明、蔡聋子等人晒得黝黑,全然像是村里的农民。省临委书记王德三那时候经常在查尼皮后山上秘密召开会议,每次都有二十多人参加。在查尼皮村,党的领导人穿的都是土布、麻布衣裳,吃住就在农民家里。而查尼皮质朴的村民,也用生命接纳革命者的壮烈,他们中有“小兵张嘎”式的小英雄,年仅13岁的杨自林和另一个小伙伴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在查尼皮村的制高点三棵树下为党代会和其他一些中共云南省委在查尼皮村的活动站岗放哨;有理想信念与胞兄李开荣截然不同的村民李开文,冒着被株连九族,财产尽失的风险,为党代会的召开提供了房屋,食宿;有24岁就被土匪杀害的游击队队长佴仨;有“王二小”式为地下党送信的苗族村民陶三等等。正是这种亲民近民的鱼水关系,让年轻的中共党组织,这棵革命的种子在查尼皮这块土地上发展壮大,让党组织要峥嵘岁月里找到了一方尚为宁静的港湾。中共地下党先后建立了以查尼皮村为中心的基层党支部20个,发展党员80多人。建立农民协会20多个,有会员1000余人,后又组建了武装游击队……为召开党代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阅读了好多书籍,观看了好多教育警示片,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的牺牲、在建设时期的奉献、在平淡工作中坚守,从夏明翰到郭明义,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为人民牺牲自我,服务人民的主题。15岁的刘胡兰、22岁的雷锋、25岁的彭湃、26岁的朱光亚、周恩来、焦裕禄、牛玉儒、郭明义……他们的事迹触动着、启示着、鼓舞着每一名党员干部,他们用汗水、血水和泪水告诉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并不是只有干出流血牺牲、惊天动地的大事才是坚守党的誓言,我们只要心存百姓,心怀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别人,聚积一切向上和向善的力量,在平凡的工作中,可以是在法律文书中校对出一个小小的错误,可以是在接待群众信访时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可以是一次耐心的倾听,或组织一次精心的调解,可以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每一个具体而又细小的动作,来坚守、呵护革命烈士为我们建下的这棵苍天大树,让她枝繁叶茂。
我们举起右手,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
我们在英灵面前发誓:神圣和庄严的使命,坚定的革命精神定会薪火相传!
革命者不屈的身姿和精神,永远活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