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法官文苑
钱与命
作者:邵志杰  发布时间:2014-01-26 15:37:30 打印 字号: | |
  人,40岁以前是用命换钱,40岁以后是用钱养命。现代的人们,提钱的问题,大多是脸上都挂着疲倦和痛苦的表情。

  近几年来,“过劳死”这一词汇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一项关于“中国中青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80%的成人已处于或正接近“过劳”状态;近70%的人表示自己身体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或是正处于“亚健康”状态。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当今人们都感觉到钱的重要,过度加班是导致“过劳死”的主要原因,因为就业竞争激烈,许多人害怕失去工作而主动加班。虽然《劳动法》规定每日工作8小时,但加班已成为人们的职场文化。在“重灾区”,行业从业人员年轻化与目前呈现的“过劳死”年轻化趋势相符。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无论喝水、吃饭、睡觉、穿衣、看病,甚至上厕所,一样都离不开钱,最烦恼的就是买车、买房。真的应了“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的那句话。人没有钱,一切生存活动都不得不停滞。人们为了能够正常生活,不得不加班,为钱而奋斗。笔者时常在想,如果人能像牛马一样吃草也能生存该多好啊。但现实无情地告诉我们,人要寻求生存是异常困难的,谁都会感受到为钱奔波而带来的痛苦。所以,人只有想办法去加班挣钱。

  目前,因为许多企业只注重短期利润,没有意识到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加班成了老板的口头禅。所以,企业这种牺牲员工健康的做法加剧了“过劳死”,精神压力大的行业,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正面临“过劳死”的威胁。有一位从国外回国朋友说:“我从美国回国4年了,我感觉到现在中国的就业竞争压力、生活压力要比‘过劳死’突出的美国高出很多。”专家分析认为,从客观上来说,没房、没车、没钱……这一切似乎都成为了人们拼命工作、挣钱,过度劳动、透支身体的理由。比如,我知道的一个老家是农村的在读研究生,他本身特别优秀,但就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太好,不得不自己忙忙碌碌地挣钱做生活费、交学费。他现在打着两份工,至于买房,他告诉我简直就不敢想,但是等毕业后,他要去沿海、沿边的大城市找工作,因为那些地方虽然竞争压力大,但是工资收入高,好挣钱。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不管是什么样的压力,都不要有过重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为有更多的钱物而烦恼。因为,钱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属于你的只有你自己的身体。一个人一旦失去了健康、失去了生命,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再说,哭是过一天,笑也是过一天,大家何不开心、健康地过好每一天呢?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